摈迹


拼音:bìn jì

注音:ㄅ一ㄣˋ ㄐ一ˋ

结构:摈(左右结构)迹(半包围结构)

解释


词语解释:

息影﹐不露面。谓被排斥不用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息影,不露面。谓被排斥不用。

引宋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卷十一:“金彦行安节为諫官,尝陈其事于会之疏中,二人摈跡累年。”

网络解释:

摈迹

息影,不露面。谓被排斥不用。 宋 王明清 《挥麈后录》卷十一:“ 金彦行 安节 为谏官,尝陈其事于 会 之疏中,二人摈迹累年。”

字义分解


读音:bìn

摈bìn(动)〈书〉抛弃;排除:~诸门外|~而不用。

读音:jì

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~。血~。笔~。踪~。

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~。陈~。事~。史~。

3.形迹:~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